水生生物系教师全身心投入到线上教学工作中

时间:2020-03-09浏览:58设置

受新冠疫情影响,我校利用泛雅平台及其它在线教学系统积极开展网上教学活动,水产与生命学院水生生物系各位老师全身心投入到线上教学工作中,认真准备和上传教学材料,按时开展线上教学。

开课情况概述

水生生物系共有14名老师,除去实习实践类课程,共有6人9门次课程需要开展在线教学,分别是:杨金权老师的《进化生物学》《鱼类学》;李晨虹老师的《奇妙的鱼类世界》《鱼类学》(全英文);刘至治老师的《普通动物学》(2个教学班);张瑞雷老师的《动物分类原理和方法》;唐文乔老师的《鱼类学》;刘东老师的《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学》。

老师们充分利用泛雅、智慧树各个平台的优势,为学生们提供教学课件、录播教学视频,利用微信群、钉钉群开展线上讨论,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。

在线教学准备和质量保障工作

校级、院级领导对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高度重视,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,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,多次提出指导建议。水生生物系的各位任课教师积极准备,认真学习平台使用方法,并提前把教学资料准备完善,保证网上教学的顺利进行。3月2号开始本系两位督导组老师积极听课看课,认真撰写督导意见和日志。及时就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任课老师沟通。教学副院长、系副主任加入系里的各门课程线上教学网站及讨论群,充分保障了线上教学的质量。

院督导组副组长陈立婧、院督导组成员季高华听课看课

典型案例

(1)《进化生物学》由杨金权老师讲授,课程用泛雅平台主要以录播的方式进行。利用泛雅平台学习通APP开展线上讨论。制定每周学习任务,每次课程前发布通知,每次课程签到。在当前现有条件下,实现了师生线上频繁互动、交流,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良好。该课程在首次教学之后,选课人数激增,说明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。

杨金权老师在线上教学中

进化生物学线上讨论截图

(2)《鱼类学》全英文课程由李晨虹老师讲授,主要在钉钉平台授课,所有课件和作业也同时上传泛雅平台。课程以录制视频为主,提前一周上传平台,由学生先自主学习。每周开课时间在钉钉平台上开展在线讨论。要求每位学生准备至少一个问题,全部用英语提问和解答。除了老师上传的视频课件之外,每周要求3个学生按照老师指定等议题准备一段8分钟左右等视频介绍一些相关概念,供大家讨论,以提高大家的参与热情。课后每一周都布置一次作业。作业包括两部分:一是名词解释,是为了预习下一次课的一些相关概念和熟悉英文专业词汇;另一部分是短问题,为了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,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。另外,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文献和写作的能力,布置了学期论文。学生自己选一条鱼,收集资料写一份关于这个物种的报告,并在期末进行口头答辩。这些方式对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参与度很有帮助。第一周课程效果不错,学生比较积极,说明课程的设计比较适合网络授课。预计后期能达到满意的结果。

(3)《奇妙的鱼类世界》由李晨虹老师授课,以钉钉平台为主,课件也上传泛雅平台。本门课程为新生研讨课,从课程类型看,应该适合网络授课。班级分为6个小组,主要可能是网络讨论的方式因为信息流量有限,没有课堂讨论更紧密。课堂分组讨论时,学生积极性很高,一位老师关注不过来。每节课后布置一篇英文文献让学生翻译,并回答一些问题。另外,每一组按顺序准备20分钟的ppt让大家观看,讨论。另外,每一小组需要想一个研究题目,提交一份课题申请,并在期末进行口头答辩。

李晨虹老师在线上授课

(4)2019生科1和2019生科2班的《普通动物学》由刘至治老师负责授课。根据“抗疫”期间的教学要求,2月24号前授课教师将第1~4周的教学用PPT上传至“泛雅平台”的云盘,并将阅读的有关PDF文档和有关动物的精彩故事、文献等,一并上传至泛雅平台的“资料”里面,供学生下载和学习。3月2日正式上课前,请各班班长建立了“2019生物1班动物学课程群”和“2019生物2班动物学课程群”等两个微信群,通过微信群及时发送上课信息。上课期间,通过泛雅平台的“活动”按钮,设置打卡要求,通过微信群或泛雅平台的“通知”发送及时消息,要求同学们学习时拍照打卡;并在“通知”中再次强调本周学习内容的重点、一般了解知识点及进度,且每周教学PPT的最后都留有作业,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,待正式开学后会检查和批改。特别是明确告诉学生,开学后会进行课堂测验,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。本周的教学内容是《绪论》和《原生动物门》的“鞭毛纲”部分。

刘至治老师在线上授课中

(5)《动物分类原理和方法》由张瑞雷老师授课,该课程为专业选修课,共20个学时,上课时间为每周四的第5-6节。目前有5位同学选修了该课程。课程主要利用泛雅平台以录播的方式进行讲授,同时建立了微信群,发布课程的有关通知和学习资料。授课老师制定每周学习任务,利用泛雅平台每次课前发布通知,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和ppt自学,并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,然后完成作业。每次课程签到。参考教材使用由郑乐怡先生编著,高教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《动物分类原理和方法》和谢强等编著,科学出版社出版的《现代动物分类学导论》两本教材,这两本书的电子教材已经上传泛雅平台,供学生学习参考。目前已完成第一章的教学内容,并布置作业一次。在当前现有条件下,实现了师生线上频繁互动、交流,学生的总体学习效果良好。

综上所述,经过一周的实践,水生生物系全体教师对在线教学模式能很快适应,能熟练使用教学平台,师生间的互动好,学生讨论参与度高,学习效果超出预期。同时有线上教学督导的参与,充分保证了教学质量。水生生物系第一周网络教学总体情况较好,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。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,从学生的反馈来看,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:(1)网络有差异,一开始有的学生不能及时打卡;(2)学生的学习存在个体差异,有的自学能力强,已经提前学完了几个章节,而有的同学进展不大;(3)有些留学生,对教材内容理解有些困难。后期会采取通过微信群,建议他们可以适当发送英文内容与老师交流,待正式开学后特别辅导。相信经过第一周的磨合,后继能够保证后续线上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。




(供稿:水产与生命学院)


返回原图
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