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开展在线教学以来,工程学院按照学校、教务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,全方位做好在线教学工作,并要求授课教师实时分享在线教学经验,努力提高教学质量。《材料力学》课程组四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完善教学环节,努力提升教学质量,逐步摸索了一套“视频录播+腾讯会议/钉钉线上讲解+线下作业+答疑辅导”的教学模式,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面对新挑战,寻求新举措
录制教学视频是在线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。录制课程前首先要对平时使用的课件进行大范围修改和美化。团队老师们发现,平时上课用的投影屏幕通常是4:3比例,课件的页面也多是4:3,而学生观看录制的教学视频,通常用的手机或电脑的屏幕现在通常是16:9,因此团队老师们就对课件页面的比例进行调整,同时也对页面进行一定的美化润色,以便录制的视频更具观赏性。
视频录制的方式多样,包括:上课实录、模拟课堂实录、微课式录制、课件录屏、访谈式录制等。由于《材料力学》涉及诸多动画演示内容和公式推导,根据其课程性质,课程组老师选择了课件录播的方式。各位老师根据各章“教学任务单”制定明确的课程分工,将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适合录屏的小知识点,视频时长控制在10-20分钟。课程录制过程中,团队老师们利用学院专门给任课教师配备的“电子手写板、话筒、耳机”等工具提高视频的演示效果。课程组将通过腾讯会议反复讨论录播内容并最终确定,虽然每位老师都有自己负责的教学内容,但每位老师都全程参与了所有课程的录播工作,花费了大量的心血。
课程组老师选择了泛雅平台建立在线教学体系,按照课程的大纲制定教学任务清单并搭建课程的框架,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了多次补充和完善,然后将各章节的录制视频上传到泛雅平台。另外,老师们尽量丰富教学内容,上传课程学习过程中用到的各种资料,包括拓展阅读内容、国家精品课程、慕课等教学资源。在作业题和题库的建设过程中,他们对每章、每节的重要知识点都建立了相应的题库。测试题常是通过系统进行自动评阅,一般都设置成判断题和选择题,而非填空题,这样降低系统评阅时对字符敏感度,减少误判。
统筹规划时间,增进互动学习
根据材料的特点,课程组老师采取“视频录播+腾讯会议/钉钉线上讲解+线下作业+答疑辅导”的教学模式。前一小节,老师们要求学生通过泛雅、学习通等平台进行预习、测试、复习上课内容,学习上传的PPT课件、录制的课程视频、知识拓展视频等内容;上课时,可以签到、选人回答问题、主题讨论、测试等课堂互动;后一小节通过腾讯会议、钉钉等平台进行在线直播授课。上课时,通过增加互动环节,并使用投屏方式进一步讲解重点和难点,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,利用倒计时功能,测试学生规定时间内的任务完成情况。
老师们在课后一方面布置需要学生手写并上传的作业,另外通过在泛雅平台发布话题提问、讨论、题库选择题等诸多方式帮助同学们理解学习内容,为了能够及时互动交流,老师们还建立了QQ总群、每位教师的授课微信群。
关于互动的频率问题,老师们认为依据具体课程内容的推进设定互动。对于理工科的课程而言,一般逻辑性都比较强。一个逻辑单元的用时,有时候会比较长。但是如果是在线直播的话,为了能让学生的听课效率更高一些,则还是要把内容进一步分解,老师直播讲解的时间应该不要超过20分钟。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思考题,讲完一段内容以后,给出一个思考题,让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在系统上完成作答;当然,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讲解中来,老师在理论分析过程中,做一个停顿,将不断推进的理论讲解让学生猜想、设想继续进行推导推理的思路和方法,把老师讲变成学生主动思考、学习的研究性过程。
为了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,老师们还要做补评、抽查、批阅学生作业小结工作。作业小结主要是让学生写下在作业遇到的困难、困难的解决过程、在学习中的思考以及自己的还未解决的问题。课后作业在网上提交后进行同学互评,讨论方式做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、课上课下相结合。
结合当前严峻形势,实行在线教学设想
结合老师对在线教学的学习、思考和实践,团队也在不断总结经验,并提出自己对在线课程的建议:录播与直播相结合,每周开课前给学生下达本周的学习任务、作业、以及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。每次课的前一小节可采取安排学生利用已有线上资源在线学习,但是老师也应全程在线,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。后一小节课使用直播方式,对前一节课的学习内容、重点难点进行总结、扩展、讨论、测试、互动,提高和巩固学习效果,也督促同学自觉学习。在直播过程中,老师们经常出境,师生相互熟悉,并介绍课程开设方法和课程要求,强调课程的重要性,激励学生好好学习;老师讲与学生讲相结合,在教学过程中,要把老师讲与学生讲相结合,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。这里老师讲,可以是教师事先录制的视频,也可以是直播。这里学生讲,可以通过语音或文字,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,这也是课程互动的一部分;全程督促,不落下一个学生,向同学严格声明本课程最后考试标准不降、难度不低,打消部分同学思想中的惰性。为了督促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,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,还应该进行一个小测试,计入平时成绩。同时应适当增加扩展性内容,提高课程的“两性一度”:高阶性、创新性、挑战度,让同学们,尤其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。
与时俱进,不断完善在线教学方式方法
面对在线教学的新挑战,学院教师主要从课程建设、教学情况、教学方法、当前形势下开展在线教学的设想等方面进行探索,在线课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,老师们仍不断学习、思考如何提高在线教学效果这一问题。当前抗疫形势还很严峻,线上教学的形式还要延续较长时间。希望学院老师们的经验能给其他老师的教学起到一点启发,共同努力、共同进步、共克时艰,共同促进学校在线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。
(供稿:工程学院)